在尋找永續解決方案的旅程中,《THE GREEN BOOK》團隊前進大阪,不僅為了考察城市治理的創新模式,更為探尋在2025年世界博覽會此一全球舞台上,永續理念如何被轉化為深刻的文化體驗。其中,萬博TECH WORLD(通稱TW館)以其獨特的敘事和觸動人心的體驗,在社群平台X上創下聲量第五名的佳績,成為我們此行最重要的參訪點之一。 我們有幸與邱館長進行深度對談,從第一視角,揭示這座感動無數人心的展館背後,長達三年的策劃歷程、核心哲學,以及它如何向世界訴說一個關於台灣的完整、且充滿永續觀點的故事。
-蘭花小徑: 獨家的奈米噴染技術與 MICRO LED 螢幕,讓台灣的蘭花之美與寬尾鳳蝶的飛舞姿態交織成一幅科技與自然的詩意畫卷,傳達生態永續的美好。
-城市藝廊: 此區運用 AI 技術學習已故台灣畫家陳澄波的筆觸與風格,讓畫作「動」了起來,持續創作。這不僅展示了科技延伸人類智慧的可能性,更深刻呼應了AI技術的起源——電腦科學之父圖靈,正是出於對已逝摯友的情感,才驅動他探索用科技保存記憶的可能。這證明了,最頂尖的科學發展,其背後往往源於最深層的人類情感。
內涵超越名稱:從TW館到「台灣」的國際認同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命名問題,邱館長引用數據自信地表示,在日本社群平台X上,提及TW館的討論中,有高達96%會同時標註「台灣」。這意味著,展館的「內涵」已經超越了名稱的限制。 他巧妙地比喻:「就像介紹我自己,與其反覆說我叫什麼名字,不如告訴大家我是設計領域的專家。當人們認可了你的專業內涵,自然就知道你是誰。」TW館正是透過其豐富的內容,成功地向世界塑造了「台灣」的鮮明形象,證明了真正的實力與特色,足以讓人們記住並理解其價值。 此次深度對談,為 THE GREEN BOOK 團隊帶來了深刻的啟示。TECH WORLD 展館的成功,不僅在於其創新的科技應用,更在於它以「共好」的普世價值為核心,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溫暖而堅定的台灣故事。這份願景,與 THE GREEN BOOK 尋找並分享永續解方的精神不謀而合,也激勵著我們持續前行,為一個更美好的共好未來而努力。